能让睡眠质量好转的艾草足贴,一贴一撕,睡

时间:2021-4-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中,中医最怕湿邪。

自古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

而且湿邪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总是与其他邪气合起伙儿来伤害我们,比如:

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

与热在一起,称为湿热;

与风在一起,称为风湿;

与暑在一起,则称为暑湿。

湿气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巨大。

①湿气会影响一个人的皮肤,容貌,体型。

一旦被湿气缠身,皮肤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皮肤会油腻,毛孔粗大,暗黄没有光泽,严重者会长斑长痘。

而且湿气会让人变胖,除了水肿之外,还会让人便秘,导致小肚子变大。

②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

据统计,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

如肥胖、水肿、腹胀、湿疹、皮炎、痤疮、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增多等,严重的可引起顽固性肥胖。

这种顽固性肥胖还易引发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

肚脐贴上它,轻松去湿气,调理肠胃健康,从此睡眠很香,精神倍佳~

01

湿气是怎么来的?

排湿的第一步就是先弄清楚,湿气是怎么来的。

一般来说,湿气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1.外因

淋雨下水、居处潮湿、冒受雾露等而形成,如秋冬过早晨练,长期夜晚洗澡游泳,长期水中作业,久居地下室等,此为外湿。

2.内因

思虑过度,身体劳累,气血亏虚,导致脾失健运,水液不能正常输布而化为湿浊。或多食油腻、甜腻,嗜酒饮冷等而湿浊内生,此为内湿。

根据症状不同,湿气也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初级大湿:

●头:早晨起床,蒙蒙的不清爽。

●四肢:平时酸懒乏力。

中级大湿:

●头:像裹了一条湿毛巾,沉沉的或蒙蒙的。

●四肢:上下楼或走路会觉沉重,腿如灌铅。

●嘴巴:粘腻不清爽。

●汗液:粘味重。

高级大湿:

●腹:容易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大便不成形。

●肠道:便秘,排便不爽,特费厕纸,大便粘腻粘马桶。

殿堂级大湿:

●面部:浮肿;每当早起脸面或者眼皮都会变的丰满性感。   

●腿脚:浮肿;每到晚上都觉靴子变小腿胀、或脚踝总有很深的袜印;手脚冒汗;脚气。   

●皮肤:皮肤瘙痒;湿疹。   

●口舌:舌苔黄腻;睡觉流口水,说话唾沫星子漫天飞。   

●四肢:身体常沉重酸痛,关节炎。

对比一下,你目前处在哪个级别?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湿邪对人体各器官的危害是不一样的。

湿邪不仅发病部位不同,伤人多隐缓而不觉,所以排湿要是要紧的事。

02

具体部位湿邪表现

脾虚的人:大部分都是瘦子,不长肉,吸收不好。

脾湿的人:大部分都是胖子。

脾虚的人吃什么拉什么,这叫完谷不化。

脾湿的人喝水都长肉,吃什么都变成脂肪和垃圾存货,这不是真胖,是湿气太重。

太瘦的是脾胃吸收差,太胖的是脾胃湿气重。

上身胖:是脾胃不好;下身胖:是肝胆和脾胃不好;胳膊粗:是肠胃不好;后背肥:是膀胱经不通和虚寒,兼见月经不调。

我们都知道,天气冷的话,我们都会多穿一件衣服或者棉袄,同样的道理,我们身体哪个部位体寒了肉就会多,就会格外保护相应的脏器,这就是寒湿、湿邪所致的部位表现。

结合自己的身体,对号入座吧!

肚脐贴上它,轻松去湿气,调理肠胃健康,从此睡眠很香,精神倍佳~

02

敲打祛湿

敲打三“窝”

1.腋窝的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次,最少一天2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2.肘窝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宜。

3.膝窝的委中穴——膝窝又称腘窝,在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办公室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次。

敲腿祛湿

1.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盖下方,小腿窝处,是脾经的合穴,可以健脾除湿。每天要用手指按揉或者敲打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每次3~5分钟。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是健脾胃的第一要穴,对所有的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当然除湿自然也就少不了它了。另外,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所以,这个穴位也是很重要的。

3.承山穴——微微施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有人说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刺激承山穴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祛湿食疗方

山药薏米粥

针对寒热不明显者:山药30g,薏米30g,陈皮10g,熬粥。

佛手陈皮粥

针对气滞寒湿者:佛手30g,陈皮1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绿豆冬瓜粥

针对有热象者:绿豆30g,冬瓜3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赤小豆粥

针对有热象者:赤小豆3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茯苓粥

针对热象不明显者:茯苓3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以上粥中,要结合自身情况,寒湿重者加生姜3~6片或者再加肉桂3~5g熬粥,具有温化寒湿之妙。化湿之法,灵活运用,存乎一心。

艾灸最好的时间是在白天,而且需要长时间坚持,自己在家艾灸麻烦,白天还没时间,去艾灸馆又贵。于是小编想起了这款祛湿神器。

艾草足贴,贴在身体上后缓缓的将艾草发热,药气一整天都能通过经络输送到全身,达到缓解人体痛苦的目的,有效祛除体内寒湿。遇到宫寒、痛经和风湿的问题,随时都能用起来。

一般人撕下来都是黑色,代表湿气重。颜色越深,湿气越重。

贴出来是黄色,则代表上火,火气重,可能是平时熬夜或者辛辣食品吃多了。

贴出来是白色,要么没有贴紧,要么身体毒素少,或者是刚开始使用,血液循环不好。

每晚睡前贴上,早上起来取下即可。坚持20天(4盒)即为一个疗程。坚持下来,可以明显感觉体内的湿气已逐渐排出。

为回馈常胜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