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宝育儿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宝宝的奶

时间:2021-6-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乳糖酶缺乏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远东人群发生率高,大部分人群不出现症状,但在以乳汁为主要饮食的新生儿及婴幼儿中常发生腹泻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分为三种: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01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宝宝健康妈妈更放心

母乳和牛乳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小肠尤其是空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乳糖酶的分泌量减少或活性不高就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乳汁中乳糖,部分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而出现腹泻。二氧化碳在肠道内产生胀气和增加肠蠕动,使儿童表现不安,偶尔还可能诱发肠痉挛出现肠绞痛。乳酸的增加还使粪便的pH值降低。

乳糖不耐受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则只出现以上几种的症状,重则可能严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有疑问了:好好的奶,怎么别的宝宝喝了没事,自家宝宝就这么难受呢?

02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其实,乳糖不耐受属于食物不耐受的一种,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能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乳糖酶”的不足;有一下3种类型: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这是一种和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不同的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开始喂养后出现暴发性腹泻,水样多泡的酸性大便,伴腹泻。(新生儿期可能发病)

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由于肠粘膜发育不良,乳糖酶活性比较低,无法顺利消化乳糖。多见于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但是这种情况会让很多宝宝成年会依然缺乏乳糖酶。(随年龄增长活性下降)

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由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比如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等,损害宝宝肠粘膜绒毛的上皮细胞,导致身体的乳糖酶活性下降;同时,营养不良、胃肠道等手术也会造成乳糖酶的缺乏。这种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婴幼儿更容易出现。

03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饮食治疗是乳糖不耐受的主要治疗方法,避免使用乳糖及含乳糖食物,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症状。

1、喝母乳的宝宝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这是一种和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不同的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开始喂养后出现暴发性腹泻,水样多泡的酸性大便,伴腹泻(新生儿期可能发病)

1、喝配方奶的宝宝

对于喝配方奶的宝宝,最理想的方法是建议在每次喂养前给宝宝口服乳糖酶,待症状逐渐缓解后,再改回原有的配方奶喂养。

此外,有研究表明,多种益生菌与乳糖酶有关,能促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增生,有利于乳糖酶的恢复及治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所以,家长可以选择含有益生菌的配方奶,帮助养护宝宝肠胃。

小编推荐:

中国专利配方的金领冠珍护奶粉,每g中有4亿活性益生菌,是国家标准的4倍,宝宝消化吸收更好;还有GOS+FOS“益生元黄金组合”的加持,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抑制有害菌,让宝宝肠胃舒服,呵护宝宝肠道健康~

04典型症状?

主要症状是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大部分患儿肠道气体多,常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患儿还会伴有腹胀和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闹,排便或经治疗后腹泻好转。肠绞痛少见,常发生在病程中,但也可发生在腹泻前。

严重者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生长迟缓等,多无发热。

宝宝健康守护

总之,对于不明原因胀气、哭闹,伴有泡沫酸臭大便的宝宝,要警惕乳糖不耐受的可能,症状不重者可参照上述原则处理,宝爸宝妈要密切观察宝宝宝宝精神、食欲、尿量等情况;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由医师评估并指导治疗哦~

END

排版:编辑器

文案:HCX

图片:源于网络

喜欢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