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性肠炎 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宝宝便血可以是与进食某种食物或药物有关的假性血便,也可以是由肛裂、肠套叠、美克尔憩室等因素所致的真性血便。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是宝宝真性血便的因素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沙门氏菌 该菌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约有5%的患儿可以伴随菌血症。沙门氏菌比志贺氏菌引起血便的概率要低。便培养是区别沙门氏菌与其他病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是用亚甲蓝染色的粪便涂片也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在沙门氏菌感染的粪便涂片中通常可见“片状”单核细胞,而志贺氏菌感染往往可见“片状”多形核细胞。 2 志贺氏菌 该菌感染多见于1-4岁儿童。临床上有发热、腹痛和水样泻(可进展至血性腹泻)的表现。不治疗的情况下,宝宝症状可以持续7-10日,携带病原体可长达3周。该病菌还有导致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脱水、脓毒症、低钠血症、低血糖、肺炎、癫痫发作或脑病的风险。 使用抗生素可以清除胃肠道病原体、缓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接触传播。应用抗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哦~不能滥用抗生素。 3 弯曲杆菌属 该菌感染多见于8岁以下儿童。感染的概率与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差不多。大多数宝宝在1周内症状自行缓解。使用抗生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建议在病情严重或面临重度疾病风险的宝宝中使用。 4 大肠埃希菌 该菌是食源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可导致聚集性病例。其中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H7和其他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后可以发生HUS(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通常发生在腹泻症状后5-10天,特征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的“三联征”。 5 耶尔森菌属 该菌感染的25%的宝宝会出现血便。临床上有发热、腹泻、右下腹疼痛等与阑尾炎及克罗恩病类似的表现。大部分宝宝在2周内症状可自行缓解。除病情严重者或有合并症者外,通常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6 艰难梭菌 该菌感染多发生在宝宝使用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后。临床表现从轻度腹泻至痢疾综合征不等。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艰难梭菌强毒株(BI/NAP1/),导致该菌感染的发病率上升且严重程度增加。可以通过粪便艰难梭菌PCR测定和艰难梭菌毒素检测来诊断。 除了上述病原外,还有一些其他病原体也可导致隐匿性或明显消化道出血,比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本期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后期还有其他相关介绍,请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