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幼貉胃肠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

时间:2018-2-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流行病学

病貉和带毒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能够通过呕吐物、分泌物和排泄物导致病毒传播,从而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传染。另外,病死貉尸体随意处理,也会导致该病蔓延。在串笼、配种等过程中,由于健康貉直接接触病貉更容易引起传染。该病在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即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在7~9月份相对比较容易发生。与成貉相比,幼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另外,当幼貉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或者日粮搭配不合理,也能够引起胃肠炎,同时也会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发生变化,环境湿度较大,也会引发该病;圈舍卫生条件较差,没有及时进行清扫,也能够引发该病;幼貉彼此间相互舔食粪便,造成交叉感染,也会引发该病。

临床症状

病貉早期表现精神萎靡,呆立不动,往往呈卧地状,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达到40.O~41.5℃。双眼无神,鼻镜干燥,采食量明显减少或者彻底废绝,反应迟缓。发病初期有少量的浆性分泌物从眼角流出,后期变成灰白色,皮肤发生肿胀、浸润。症状严重时,病貉眼睑发生黏连,眼球下陷,甚至发生失明。病貉的典型症状是严重腹泻,开始时排出稀软粪便,呈灰白色或者黄色,接着排出稀便,呈绿色、灰色、黄色,且散发恶臭味,还有气泡、黏液和脱落黏膜混杂在其中。之后甚至排出血便,呈暗红色或者粉红色,甚至是呈煤焦油状,有时还有血丝混在其中,后期还会排出黏稠的茶色尿液。发病后期,病貉脱水严重,被毛粗乱,体质衰竭、消瘦,且体温逐渐降低,最终由于发生麻痹痉挛而死亡。

防治措施

合理搭配饲料

幼貉断奶后,从吮食母乳变成采食饲料,但由于此时机体胃肠壁较薄且嫩,如果饲喂饲料略微过多,就会导致胃肠黏膜发生破裂而引起胃肠炎。该阶段要合理搭配饲料,主要饲喂适口性强的优质进口鱼粉和蛋奶,同时搭配适量的谷物饲料。另外,饲料必须经过细致加工,要提前将发生霉变的谷物颗粒或者其他杂物挑出,且粉碎粒度要细,促进吸收消化。

适时饲喂

一般幼貉往往在高温季节进行分窝,如果采取常规饲喂方法,往往会造成较少采食,不仅会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还会容易采食发生酸败的饲料而引起该病,温度高于35~36℃后会彻底停止采食。因此,可在每天早晨6时进行第一次饲喂,喂量控制在日饲喂量的40%左右,在上午10时前撤出食盘;在10—16时注意供给充足饮水,16时再进行第二次饲喂,喂量控制在日饲喂量的60%左右,这是由于此时温度开始逐渐下降,导致机体容易饥饿,从而至第二天早晨通常不会剩食。

加强管理

笼舍和饲养用具要定期进行消毒,貉排出的粪便在指定场所集中进行堆肥发酵,防止发生扩散。确保舍内环境卫生良好,通风顺畅。在每年夏季气候过于炎热时,注意加强防暑降温。

药物治疗

当病貉患有该病而引起腹泻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氟哌酸(诺氟沙星),给整群饲喂,预防该病发生。治疗该病时可以选择使用磺胺眯、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黄连素等,同时配合口服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根据实践,给病貉使用环丙沙星、卡那霉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B注射液进行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病貉食欲废绝,可静脉注射30~50mL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病貉肌肉注射5万~10万U青霉素,每天3次;也可口服0.lg次硝酸铋和0.02g萨罗,每天1次;还可口服0.05g土霉素和5—30mg复合维生素B,每天2次,连续使用5天,基本能够治愈。如果病貉具有饮欲,可在水盆内添加适量的补液盐水(在lOOOmL饮水中添加20g葡萄糖、1.5g氯化钾、3.5g氯化钠、2.5g碳酸氢钠),任其自由饮用。另外,病貉还可口服适量的益生菌稀释液,如果症状严重服用量可加倍,每天3次,连续使用3~5天。

豪特订货热线

??????

售后:徐静

合作:郭红海

昌黎:-高秀娟

客服:--赵娜

威海:刘炳周

更多更大奖品领取尽在豪特网!









































北京中科中医院
北京中科中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