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是如何发生的? 肠炎常常具有家族聚集性,因此可能与某种遗传物质有关。另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对肠炎有一定的影响,因为通常这种疾病发生在城市或者比较富裕的地区。归根到底,肠炎是一种肠道菌群失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炎症或者溃疡病情的发展,病人的腹泻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便血的情况,腹痛和腹部绞痛也会频繁发作。严重的腹泻使人虚弱、疲乏,而且最痛苦的是这被称为最难治愈的病症之一。 肠炎治疗不及时危害大1、肠息肉 结肠炎超过五年,肠道溃疡面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异常增生,引发肠息肉,一厘米以上肠息肉癌变率极高;另外,约5%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2、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恶性。 3、中毒性肠扩张 中毒性肠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病人,死亡率可高达44%,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易并发肠穿孔。 4、便血 便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这里所说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输血治疗。另外,长期慢性出血亦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5、肠穿孔 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也可出现严重型,多发生于左半结肠,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益生菌对肠炎患者有哪些具体作用?益生菌作为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可以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优化肠道环境,平衡肠道菌群,对人体有益。 1、改善肠道功能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抵制有害菌对肠道黏膜的破坏,修复受损的黏膜,同时有益菌可以促进多种维生素和有益物质的产生,改善肠道内环境。 2、益生菌增强机体免疫力 肠炎患者因为肠道受损,消化吸收差,往往免疫力低下。免疫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①细胞免疫: 益生菌能激活巨噬细胞,它可以吞噬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同时诱导其释放两种武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 ②体液免疫: B细胞受到益生菌刺激,产生的不同类型免疫球蛋白(IgA)增多,然后结合一个保护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小体成为sIgA,再由肠黏膜上皮细胞释放,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定植,免疫应答功能增强。 3、益生菌降低抗生素副作用 有研究证实,使用一次抗生素,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而肠炎患者几乎长期都在使用抗生素,这会使肠道菌群严重失衡,这也是肠炎不能根治的原因之一。抗生素后2小时服用益生菌,可以降低抗生素带来的肠道菌群失衡,把伤害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