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如何防止鱼类越冬期间出现掉膘

时间:2021-3-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6年专注水产动物肝胆肠道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水温的下降,鱼类也开始了3-5个月的漫长越冬时期,在此期间鱼类极少摄食,主要依靠消耗自身储存的糖类、脂肪、蛋白等营养物质来维持自身基本的新陈代谢。因此养殖鱼类往往在越冬期间出现掉膘比例高、越冬后鱼体虚弱、恢复慢以及水霉、肠炎、寄生虫等疾病多发的情况,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如何提高鱼体成活率,降低鱼类越冬失重,减少越冬后病虫害滋生,快速恢复体质?其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越冬前投喂饲料档次不降低

很多养殖户认为,越冬前鱼类生长减慢,没有必要投喂优质饲料,这是越冬时鱼体死亡、掉膘严重的重要原因。此时应投喂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尽量不降低饲料档次。鱼体越健壮,越肥满,越具有较强的抗寒冷能力和耐缺(低)氧能力,大大降低越冬时的风险。如果在越冬前规格不够理想,应投喂充足的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的饲料,尽快达到较大规格。如果是养殖成鱼因价钱不理想准备转入第二年春节后出售,同样应合理投喂营养丰富的配合饲料,育肥育壮,积蓄能量,防寒过冬。

越冬前鱼体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因此配合饲料中油脂的品质、含量必须得到保证。对于一般的温水性鱼类如鲤鱼、草鱼、鲫鱼等,水温在15℃以下时,氨基酸氧化代谢酶活性显著下降,鱼类转为以利用脂肪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对饲料中油脂的总量、品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在越冬料中使用胆汁酸,能有效调节机体脂类代谢,促进对脂肪及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减少肝脏、肠系膜脂肪堆积,减轻内脏负担,促进脂肪向肌间脂肪累积,改善条形、储能、从而有效降低越冬失重,提高鱼体应对低温应激能力,为越冬后鱼体活力的快速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二、做好底改、肥水工作

经过一个周期的投料,池底积累的大量的淤泥,是池塘最大的氧债来源,成为越冬时最大的隐患,此时应注意多进行底改,最好用一些氧化型底改剂,可直接氧化亚硝酸盐为硝酸盐,氧化硫化氢为硫酸盐,释放水体藻类所需的无机盐,除臭、解毒、增氧,尽可能的消除氧债。越冬前,注意肥水,使用氨基酸肥水膏配合有益藻种,既能培育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形成优势种群,又能增加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数量,提高水体自身的净化、产氧能力,给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

三、提前防治鱼病,提高鱼体体质

越冬前也是锚头鳋、斜管虫、车轮虫、甚至小瓜虫等高发季节,此时要对准备越冬的鱼类进行疾病检查,要求鱼类体质健壮,活力充沛,无病无伤。一旦发现鱼体寄生虫较多的情况,不仅会对鱼体的体质造成很大伤害,而且水体中的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弧菌等有害病菌会通过寄生虫噬咬的伤口入侵到鱼体体内,造成来年春天继发性感染水霉病、竖鳞病、打印病的几率很大。为此应使用乐畅予以驱虫,抗菌,安全高效、不伤水、不伤鱼,还能大大降低肠炎的发生几率。

总之,在越冬前添加胆汁酸可以有效减少脂肪在内脏中的积累,减少掉膘,缓解长时期的低温应激;添加乐畅可以安全、高效驱除寄生虫,增强鱼体体质,减少越冬后继发性疾病的发生,使鱼体以健康的状况进入越冬,为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增添一分保障!

END

▼往期精彩回顾▼饲料又上涨?鱼类养殖过程中如何降低饲料成本?通过眼观察病鱼的“三大症状”来进行诊断鱼病的简单方法你了解吗?黄颡鱼行情利好,这样养殖能有效降料比、增效益!扫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