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系列之肠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的

时间:2016-1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树枝状小血管走行模糊不清或消失,黏膜面呈颗粒状、脆性增加,轻触易出血。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带有脓血。重型可出现发热、身痛、消瘦、衰弱等症。根据临床经验,本症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1、大肠湿热型症状: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泻而不爽。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导滞,调气行血。方药:芍药汤加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2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5克、槟榔10克、当归10克、木香10克、炙甘草15克。

2、寒湿凝滞型症状:痢下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腹痛,里急后重。苔白腻,舌质淡,脉滑或濡。治法:温化寒湿。方药:胃苓汤加减:苍术10克、白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炮姜10克、木香10克、炒白芍10克。

3、脾胃虚弱型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兼有粘液,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胃。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扁豆10克、山药15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炮姜10克。

4、肾阳虚衰证症状:晨起腹泻、腹痛、肠鸣,便急,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固肠。方药:四神丸加减:补骨脂12克、肉豆蔻10克、吴茱萸5克、赤石脂10克、五味子10克、肉桂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炮姜5克、诃子肉10克。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痢疾”、“泄泻”范畴,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常常为虚实夹杂,寒热互结之证。故临床用药时应根据证型灵活掌握。大肠湿热型和寒湿凝滞型均属实证,多表现于初次发作的急性期。但因此病容易反复,很多病人病程较长,体质虚弱,在急性发作时亦可出现以上症状,应属本虚标实之证,须根据病情辨证施药。对久病脾胃已伤,不宜口服寒凉之剂,但脓血便又很严重的患者,可给予口服扶正之品,再根据病情给予凉血之品灌肠治疗。另外,多数病程较长的病人均为脾肾两虚型,需用健脾温肾法治疗。我院制剂室自制的健脾温肾丸是溃疡性结肠炎恢复期的有效方剂。

特别提示:

黄芪具有抗溃疡、调节胃肠功能及保肝作用;女贞子具有抗炎和保肝作用,两药合用可活血生肌,抑制溃疡,抑制胃酸分泌,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并能减少溃疡的复发率,同时可保护肝脏,有效改善患者食少倦怠、全身乏力等症状。

●●优质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