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反复发作的疾病。预计到年,我国的IBD患者将达到万人[1]。 浙江大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由消化内科虞朝辉主任、陈春晓主任和肛肠科吴国生主任、林建江主任发起并组建,由消化内科、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组成,集IBD多学科诊疗、专科医生培训、患者教育于一体,为IBD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诊疗的团队。 目前开展的IBD相关检查,包括无痛胃肠镜、小肠CTE、小肠MRE、小肠胶囊内镜、肛瘘MRE、小肠B超、粪便钙卫蛋白、病理影像专家会诊等项目,有非常丰富的炎症性肠病(尤其是疑难、重症小肠疾病)的诊治经验和生物制剂治疗经验。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α4β7整合素特异性结合,阻断α4β7整合素与MAdCAM-1相互作用,抑制记忆T淋巴细胞穿过内皮迁移至胃肠道的炎症组织,从而精准抑制肠道炎症,不影响全身性免疫功能[2-5]。 年,维得利珠单抗率先在美国上市,随后迅速在全球72个国家及地区上市。 全球上市近6年以来,全球累计治疗近万名IBD患者,已被欧洲美国IBD诊治指南列为IBD治疗一线生物制剂,为全球IBD患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 年,维得利珠单抗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境外引进临床急需药品目录。 年3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同时批准,维得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年11月,维得利珠单抗在中国上市。 年11月7日,首位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浙大一院IBD诊治中心顺利完成药物输注。标志着浙大一院IBD中心是全国首批使用这一先进创新药物的IBD诊治中心。 另一个好消息,年11月1号浙大一院余杭院区正式开业,消化内科在庆春、之江、余杭三个院区都开设了门诊和病房,可以为更多IBD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影响力从浙江进一步辐射至中国。 尤其在炎症性肠病专病诊治方面,浙大一院是中国IBD质量控制中心(IBDQCC)第一批认证的“中国IBD区域诊治中心”单位。 陈春晓主任是浙大一院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诊治团队的学术带头人,整个团队目前治疗并随访IBD患者超过名,定期举行线上线下患者教育活动,更好的服务患者。 浙大一院炎症性肠病中心专家简介 陈春晓主任门诊时间(以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