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红色革命老区退耕还林

时间:2023-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5月13日下午,国家林草局退耕办主办、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承办的“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活动第四组,在作家出版社编审、作家兴安组长,《黄河》杂志主编、作家黄风副组长的带领下,在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孙学丽,中国自然资源作协驻会作家、诗人汪洋,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传记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秦锦丽,甘肃省林草局退耕办二级调研员王立志的参与下,在省林草局退耕办四级调研员周丽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总工王俊杰、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成生的陪同下,从会宁出发来静宁县开展观摩调研、座谈采访等活动。

作家组在静宁县林草局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界石铺红军长征革命纪念馆,重走红色革命老区长征路,追寻红色革命足迹,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初心使命。

5月14日,作家组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采访会、深入退耕还林受益典型户了解等方式,先后观摩了城川镇东山梁流域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示范点、静宁县现代苹果高新技术示范园、八里镇烽台山流域退耕还林示范点、界石铺红色小镇北山生态振兴示范带等退耕还林工程示范点建设情况。

作家组对静宁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功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界石铺镇李堡村退耕还林受益大户孙百百家采访后,对他夫妻俩依靠退耕还林走上致富道路,供给两个孩子读完大学的成功典型给予高度赞赏。

静宁县退耕还林工程自年启动实施以来,经历了第一轮和新一轮(年启动实施)两个发展阶段。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4.8万亩,荒山造林45.4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有力的助推了全县苹果产业达到和稳定保持在万亩以上。截至年,全县挂果园面积达到68万亩,果品产量达92万吨,实现产值45.9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以上。静宁苹果”已成为全县人民的“致富果”“幸福果”。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6.9%提高到现在的32.9%。累计完成国家投资.2万元,其中前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完善资金.2万元,其中苗木费万元,现金补助.8万元,粮食折资.4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种苗费和补助资金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种苗费.4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6万元。20年来,全县有10.8万农户参与实施退耕还林和直接受益,退耕农户户均累计获得国家补助资金达元。

历时20多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形成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实现了生态脆弱县向生态大县、传统农业县向特色优势产业大县、国家贫困县向农民富裕县的三个重大转变、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民生统筹推进,绿山与“金山”协调共建的路子。全县城市绿化品味彰显,乡村面貌显著改变,群众收入连年增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