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平均每3分钟会有1个人死于肠癌,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年发病率约为4.2%。所有癌症中,遗传风险最大的就是结直肠癌。 人体肠道的长度——小肠5至6米,大肠约1.5米。所有肠道加起来总面积约有平米。 人体90%的营养靠肠道吸收,肠道掌控人体70%的免疫力。肠道内还布满各类神经,因此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肠道内含有几万亿个细菌,把它们晾干了大概有1.5公斤。肠道菌群中细菌、真菌等的种类约有10的14次方个。 我们肠道细菌也会产生排泄,它们的排泄物有的对我们有害,有的对我们人体有益。比如说短链脂肪酸,就是肠道细菌产生的。 菌群移植: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以前老中医的“黄龙汤”/“还元水”就是类似的原理。 目前研究表明,“红肉”吃多了会提高患结肠癌的概率。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和我们人体的胆道有关系。肝脏产生了胆汁先存在胆囊里。当你吃了油腻的食物,胆囊就会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如果经常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人体分泌的胆汁就较多,肠道蠕动也会变慢,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而排到肠道内的是初级的胆汁酸,在肠道内厌氧菌的作用下,这初级胆汁酸就会变成“脱氧胆酸”和“石胆酸”,这两种物质是“促癌剂”,作用时间长了就可能诱发肠道粘膜发生癌变。 建议平均每日摄入红肉不超过克,蔬菜不少于克。 红肉指的是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都是红肉。红肉中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酸。 人体粪便百分之70多是水分,百分之20多是食物残渣。粪便可以分为7种形态。 真正的结直肠癌早期是没有症状的。 肠癌进展期症状: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习惯的改变、腹痛、不明原因的消瘦、不明原因的贫血等。 中老年朋友出现不明原因的轻度贫血一定要注意。 肠炎一定会变成肠癌吗?传言错误。 普通肠炎不会引起癌变。但相对特殊的溃疡性结肠炎就不同了。溃疡性结肠炎在长时间的反反复复的炎症刺激下,会增加癌变风险。这类疾病有轻有重,有些患者只发生在直肠,而有些患者整个直肠、结肠范围都有。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脓血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溃疡性结肠炎是由什么引起的?遗传因素、免疫缺陷、肠道微生态改变、环境因素、精神因素 90%以上的结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良性的腺瘤性息肉,如果放任不管,腺瘤性息肉不断受到粪便和有害物质的刺激就会诱发细胞异常增生,久而久之一个小腺瘤就会不断长大,腺瘤就会发生癌变。随着时间发展,癌变的范围逐渐增大,并向深层浸润,最后到了进展期限癌。 做过肠道腺瘤息肉手术后,第二、第三年也要配合复查,不要等五年后再复查。 放屁多是肠癌的征兆吗?传言错误,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多吃红薯能够预防结直肠癌吗? 传言错误。红薯富含膳食纤维,的确有助于肠胃蠕动,可以帮助改善肠道内环境,但绝不是说就能预防癌症。而且红薯虽好,也要因人而异,平衡摄入,有些人吃了就容易反酸。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手段:指检、大便潜血检查、肠镜等。 得了直肠癌,75%的病例是可以通过“指检”触摸到。80%被误诊的直肠癌没有做过肛门指检。 大便潜血检查,医院或相关机构进行检查。 CCTV2职场健康课第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