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时间:2016-12-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菌,为条件致病菌。水温在20℃开始流行,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期。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俗称“乌头瘟”。病情较重的,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常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和血脓流出。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发炎,肠管呈红色或紫红色,后肠尤甚,肠粘膜细胞往往溃烂脱落,并与血液混合而成血脓,充塞于肠管中。肝脏亦常有红色斑点状淤血,俗称“烂肠瘟”。

(1)停料1天

(2)外用。选择其中1种方法外用。

①每亩每米水体:8%二氧化氯片g,全池抛洒。

②每亩每米水体:三氯异氰脲酸片g,全池抛洒。

③每亩每米水体:24%溴氯海因粉g,兑水全池泼洒。

(2)口服。停料后选择其中1种方法内服。

①每0kg鱼:诺氟沙星30g,10%大蒜素g,维生素Cg拌料内服,1天1次,连用5天。

②每0kg鱼:10%恩诺沙星g,硫酸新霉素g,10%大蒜素g,维生素Cg拌料内服,1天1次,连用3天。

③每0kg鱼:磺胺二甲咪啶0g,10%大蒜素g,维生素Cg拌料内服,1天1次,连用4天。

服务热线(张老师)

(孙老师)









































天津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