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攻下之剂不可多用

时间:2014-1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对本病常用的方法有:祛积消食法、导滞攻下法、清热利湿法、行气消胀法等

急性肠炎属实邪致病、来势凶猛、发病急骤、变化突然病因常为脾伤积湿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胃主受纳,喜润恶燥脾升胃降,表里为助,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一旦燥湿平衡失调,易现“湿胜则濡泻”,本病病机在于脾胃的运化失职,脾升不及,则下溜而泻急性肠炎以实邪为主,故祛邪是关键,邪去则正安无论外感、食滞、内伤均可导致湿邪内停,祛邪主以祛除湿邪祛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祛风胜湿,辛通泄湿,健脾运湿、温阳化湿等应分别根据寒、热、表、里、阴、阳、虚、实随证辨证选药,再加用健脾益胃之品

腹泻止后,应保护胃气,可给予参术苓草之类健脾益气若气阴两虚,表现口干舌燥,少气懒言者,可投生脉散,益气养阴

急性肠炎虽然是实邪致病,但亦因人而异,男、女、老、幼体质不同,具体分别对待素有脾弱易泄泻或泻甚体弱伤及气阴者,尤应注意扶正,不能拘实邪所伤,即单认祛邪为法,而应掌握中医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的特点,因症辨证其治之要在于虚者补之,寒者温之,食积则消导,湿热则清利,陷下必升提,滑脱需固涩体弱久泻者,可用温中健脾法、涩肠止泻法、养阴清热法、扶阳固脱法等等临床常见寒热、虚实证候,往往不是单纯存在,故治法也不能截然分开,须据病情,因机灵变用药须注意几点:①清热苦寒之品,中病即止,不宜久用,否则易伤脾胃之气②淡渗利湿之剂,不可用之过量,渗利过度则津枯阴遏③固涩之剂,不可用之过早,固涩收敛过早,致积滞未消,余邪留寇④攻下之剂不可多用,攻伐太过则伤元气,尤对虚弱者更应慎用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